堅守輕奢一噸級皮卡獨特價值,2025 Volkswagen AMAROK PAN AMERICANA 3.0 V6 TDI

自從初代 AMAROK 於 2020 年停產之後,Volkswagen 已經有長達四年沒有「一噸級」Pickup 在台灣市場了。

在其他品牌早已退出一噸級皮卡市場、僅留下日系與美系車廠站穩市場之際,Volkswagen 再次回到這個小眾領域,推出了第二代 Amarok,目標是在 Ford Ranger 和 Toyota Hilux 主導的市場中爭取更多的銷售份額。但時過境遷,新一代 Amarok 已經不是「純福斯」的血統了,而是成為與 Ford 共同研發的「混血」產物。這背後的意義不僅是 Volkswagen 試圖強化產品本質的層面,還反映了更大的產業背景:兩家公司因為電動化的關係有了技術與硬體互補的契機,形成「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

Volkswagen 純正血統
「霸氣」肌肉外觀

Amarok 的核心是採用 Ford 最新改款的 Ranger 平台(T6 平台),但實際上外觀還是有著自己的風格,有別於 Ranger 的粗獷樣貌、Amarok 走的是比較精緻越野的樣貌。

從車頭望去,專屬 X 設計的消光灰前保桿完全就是視覺焦點,將水箱護罩、前氣壩及 IQ. Light 矩陣式 LED 頭燈包覆於「X」整體線條之中,並透過消光灰防刮材質來營造對比十足的氣勢。另外前後葉子板採用立體外擴大型輪拱設計,向外隆起的線條搭配黑色護板,更有肌肉感。

2000px_DSCF9161_2025.jpg

IMG_9895.jpg

IMG_9896.JPG

而台灣市場導入的規格為頂級的「PAN AMERICANA」規格,因此車側都有著大型黑色車貼,象徵其獨有的越野性能 DNA,而大型車側踏板也以消光灰塗裝處理,一體式防滑設計具備除了堅固耐用的優點,亦提供乘員進出座艙及操作車頂行架時更多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 Amarok 車身有著全域360度的照明設備,包括左右後視鏡照地燈、裝載平台照明燈和牌照燈等,當車輛熄火後可靈活選擇開啟車輛外部四個區域的照明。

IMG_9900.JPG

IMG_9907.jpg

IMG_9890.jpg

IMG_9887.JPG

比較特別的是 Amarok 採用銀色鋁質高強度車頂行李架,擁有高強度承載能力(最大負載重量在車輛移動時為 85kg,處於靜止駐車時則高達 350kg),所以要放置衝浪板、玩樂設備等不是問題。

IMG_9881.JPG

而面積達 2.36 平方公尺的超大後廂車斗也是二代 Amarok 的優勢之一,最大負載重量達到 1,020kg 的水準;裝載平台離地高度則為 900mm,當下開式後尾門開啟時與裝載平台無落差,平整化設計搭配抗震耐磨的車斗護板、運動化消光黑車斗防護架及可中控上鎖後尾門,搭配與頭燈相同採「C」字型光條設計藉此前後相呼應的高亮度LED尾燈,也是與 Ranger 截然不同的地方。

IMG_9904.JPG

2000px_DSCF9229_2025.jpg

最後可能會有人問:Ranger 與 Amarok 到底有多少外觀共用件?翻閱了原廠技術資料之後,車身零件中實際共享的只有車頂、後視鏡外殼與門把手,所以這不只是簡單的「徽章工程」而已。

科技性十足的內裝佈局
延續過往的豪華氣息

坐進車內,Amarok 確實營造出不錯的精緻奢華氛圍。雖然整體佈局很明顯看出是由 Ford 主導,但細節與用料 Volkswagen 打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圍,尤其以縫線皮革、鍍鉻飾板、蜂巢紋飾板等材質加以混搭運用,沈浸式的精緻奢華可說同級車最佳。

IMG_9967.JPG

而大尺寸雙數位顯示螢幕的 12.3 吋 Digital Cockpit 全邏輯數位化儀表,提供駕駛包括:里程電腦、電話、音響、駕駛輔助系統、越野狀態、動態行車模式等豐富多元的行車即時資訊,輕易判讀的圖像式設計也能夠輕鬆地隨時掌握車輛狀況。

gifmake_com_1755100383091_917.gif

中控台上的 12 吋直立式多媒體觸控螢幕音響系統同步內建導航系統,並支援中文語音聲控與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功能,另標配 Harman/Kardon 音響主機和全車 8 支揚聲器。

gifmake_com_1755100433048_36.gif

不過排檔桿、電子手煞、驅動模式旋鈕仍提醒這是一輛 Pickup,只是多了皮革質感中控台與金屬質感出風口框飾下,又會讓你置身在 Volkswagen 乘用車的錯覺。對於 Pickup 車主來說肯定會介意這種反差,只是那代表你不是它的目標客群。但少了細膩紮實的按鍵與整體座艙質感,還是現款車型比不太上的,畢竟直立的觸控螢幕實在不太方便操作。

IMG_9935.JPG

IMG_9937.JPG

IMG_9939.JPG

IMG_9947.JPG

IMG_9984.JPG

而在上一代缺乏的主動安全方面,包括遠近光燈自動調節/DLA 動態遠光燈輔助功能、定速巡航(ACC 附Stop & go功能/Sign Assist 車速號誌辨識系統)、避免碰撞(Front Assist 車前碰撞預警/前方行人&騎士監控/Turn Assist 對向來車預警/Swerve Assist 碰撞閃避轉向輔助系統)、車道維持(Side Assist 車側盲點警示/RTA 後方橫向車流警示系統)與疲勞駕駛系統等。

另外 Area View 360度環景顯示功能、Rear View 顯影式停車導引、PDC 前後停車導引附倒車煞車輔助功能、Park Assist 自動停車輔助系統),同時標配 9 具SRS輔助氣囊/簾,提供完善而全面的被動防護機制。

IMG_9951.JPG

如果你不習慣開這麼大的車,乍看可能會覺得有點嚇人,但令人驚訝的是 Amarok 上手的速度其實很快,只需要將座位設得高一些就可獲得掌控自我的高挑視野,俯瞰那長而平的引擎蓋。而方正的車頭轉角、筆直的車身線條、超大的後視鏡與相對細的 A 柱,都確保了極佳的視野,讓這台一噸級 Pickup 在道路上意外地好駕馭。

IMG_9961.JPG

IMG_9954.JPG

IMG_9956.JPG

IMG_9959.JPG

由於要把盡可能多的長度留給貨斗,後座腿部空間大概和一般家用掀背車差不多,但得益於平直的車頂與垂直的後窗,頭部空間相當寬裕。後座座墊可以往上掀,底下藏有放置工具組與千斤頂的小置物格;椅背也能放倒,變成一個收納平台。

全新 T6 平台加持
強化越野能力

IMG_9875.JPG

在動力系統方面,雖然跟上一代一樣稱作 V6 TDI,但其實血統已經來自於 Ford。有趣的是為了塞下 V6 引擎(某種程度也是為了維護 Amarok 的傳統),Volkswagen 在開發時就要求 T6 平台必須能夠兼容六缸動力系統,所以某種程度來說 Ford 還必須要感謝 Volkswagen 的「想法」。

2000px_DSCF9279_2025.jpg

2000px_DSCF9330_2025.jpg

採用 Bosch 共軌式噴射系統和 VTG 可變幾何渦輪增壓器等先進引擎科技的輔助下,可輸出 241 PS / 61 kgm 最大動能表現,搭配電子線傳 10 速手自排變速箱及 4MOTION 智慧四驅系統、電子式後差速器鎖定裝置還能切換恆時四驅,並配備全新的低速分動箱。

IMG_9931.JPG

過往 Amarok V6 TDI 幾乎都是 On Road 大於 Off-Road 能力、成為同級最舒適、最精緻的選擇,不過在 T6 平台加持下讓其道路駕駛表現有點變化。在平直公路賦予它能給人接近乘用車的感覺,高速時安穩安靜,超車有力且比四缸精緻;而在越野低速時動力充沛,而 10 速變速箱表現大致平順,但換檔細膩與果斷性卻不如上一代的表現。

2000px_DSCF9291_2025.jpg

2000px_DSCF9276_2025.jpg

然而在顛簸或蜿蜒的道路上,它還是會顯露越野本性。畢竟 Amarok 後懸依然採用鋼板彈簧與整體式後軸,雖然沒辦法做到高級 SUV 般精緻,但行駛於坑洞或爛路還是保有 Amarok 舒適取向的感受。只是雖然車身側傾控制得不錯,但仍會讓你很清楚地感覺到這是一輛非承載式車身的車,這就回歸到 T6 平台的本質:追求越野性能更勝於道路駕駛的一致性。

2000px_DSCF9143_2025.jpg

因此場景換到深山中就截然不同了,輕中度越野路段對 Amarok 來說可說「小菜一碟」,基本上沒什麼太困難的地形可以難倒它。有賴聰明的 4MOTION 四驅系統具備 2H / 4H / 4L / 4A 四種驅動模式,可透過中控台上的大型電子式旋鈕迅速切換相對應的驅動模式,並可視路況變化切換包括:標準、節能、拖車/重載、防滑、泥濘、雪地/沙地等六種動態行車模式。

IMG_9927.JPG

而 T6 平台也讓新 Amarok 前後懸長度縮短,越野接近與離去角更優,涉水深度由 500mm 提升至 800mm,其他像是標配引擎護板、分動箱護板和油箱護板等三件式越野專用下護板套件,讓 Amarok 終於能在越野項目中名列前茅。

2000px_DSCF9149_2025.jpg

在原有輕奢本質上
注入更多越野因子

2000px_DSCF9217_2025.jpg

第一代 Amarok 在 2010 年上市,採用 Volkswagen 自行開發的非承載式車身結構與動力系統,由於刻意將其調校成 SUV 般駕駛品質、舒適車艙與高級車般的外觀,讓 Amarok 成為同級車中最獨特的存在,甚至讓 Mercedes-Benz 也想要參一咖加入戰局,無奈使用 Nissan 平台湊合而成的 X-Class 品牌價值、行駛質感還是不如 Amarok,最終草草收場。

2000px_DSCF9153_2025.jpg

而在新世代車型上 Volkswagen 修正了腳步,在原有豪華的因子下藉由 Ford 的合作注入更多主流化的越野血統,在總總客觀條件上確實比前代更強。即便接近豪華 SUV 乘用車的特質被淡化掉不少,但「 Amarok」的口碑已然建立,真正做到了輕奢一噸級 Pickup 的「獨特存在」。

2000px_DSCF9244_2025.jpg

2000px_DSCF9175_20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