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萬的Toyota GR Yaris是不是值得?原廠一代對原廠二代:值

自2021年,和泰進口了GR系列性能車款中的三台車,GR86、GR Supra與正宗Toyota親生的GR Yaris(86是跟Subaru一起、Supra是跟BMW),正式在台灣發售並且引起一陣搶購加價風潮!

0414IMGL0328.jpg

之後的三年持續在限量20000台的背景之下,一陣一陣的交車風潮令愛車人又愛又恨,價格也兩度調整,由剛發表的176萬、185萬到最後的196萬陸續調高價格,而且訂單不隨著價格保證,交車時就是配合當時調整的價格付款車價。

這麼強勢的調漲價格,無怪乎回應了市場的強烈需求,一代GR Yaris三年的銷售大概以總量800多台在台灣掛牌。

2025年進口了二代GR Yaris,價格一舉拉升到205萬,這是手排車,同時要推出的自排款還在法規測試當中,與一代只提供手排,還有限量的WRC血統觀點不同。二代GR Yaris要擁抱更多愛車的車主,因此在一代的基礎之下做了許多強化與調整。

日本市場把好處保留著,300匹馬力40公斤米扭力的升級二代絕對市場優勢,在台灣走歐規,因此動力為280匹(一代為261匹),扭力為39.8kgm(一代為36.7kgm),最大扭力輸出峰值從3000rpm延後到3650rpm。但是這些都是數字,換成試車後的體感就是,加速的力道更加飽滿,與一代鴨相當於小程度的性能提升,但是加速感、變速箱、手排換檔的感受,都一併提升得更加的性能感。搭配修改後的電子輔助方向盤,可以說更加適合山路與賽道的精準要求。

原先一代鴨是由WRC調較而來,也肩負著由拉力車手的觀點來調整車輛,但是經過三年之後,大量的車主比較傾向拿來跑賽道跑山路,因此二代鴨的調整設定也在章男先生的確認下,改由耐久賽與場地賽的車手協助調校。

我是一代鴨的擁護者,舒適而快速的跨越爛路是一代鴨的本色,我也很喜歡這個WRC設定,但是稍軟為舒適而設定的一代鴨懸吊,在二代鴨上為了場地跟山路做了改變,多了13%的焊接處與24%的車身結構膠,再搭配前懸吊由一處增加為三處的避震器上鎖點。

0414IMGL0335.jpg

0414IMGL0337.jpg

這些強化車身結構的製成,在未經證實的網路消息中,對於一代鴨車體強度與底盤強度提出反應,原廠放在心上並且在二代鴨上給予調整修改,這也算是二代鴨整體的車體強度調整,實際上開得出來這樣的強化,也對於車輛偏向Fun car會常跑各種走行會與賽道的用途,再次給予強化車體耐用度的正面回應。

0414IMGL0394.jpg

0414IMGL0396.jpg

改款價格提升了9萬,這9萬元其實算得上超值,這是對於還沒有購買過一代鴨的性能迷來說,二代鴨絕對是物有所值(重新造型的前座儀表台、液晶儀表、新增車側盲點偵測、前後各四個倒車雷達含倒車影像、原廠冷排冷卻液水噴冷卻裝置、強化車體焊接與膠合結構等,就不只9萬元了)。

0414IMGL0406.jpg

0414IMGL0410.jpg

0414IMGL0413.jpg

0414IMGL0415.jpg

0414IMGL0460.jpg

重新設計的儀表台造型(造型設計以駕駛人為中心的哲學來自90年代同集團的Supra與Celica跑車),全面數位化的儀表與可自訂義的螢幕功能顯示,強化了二代鴨的差異性。
降低2.5公分的座椅高度,雖然摒除了WRC的座高精神(一代鴨很多車主都嫌棄的高坐姿,市面上也隨即出現的降低座椅高度的配件),但是讓新款車主更能以跑車姿態來駕馭車輛,配合全新設計的儀表台有更好的視野。

走筆至此,在兩天約6小時的試駕行程中,與一代鴨相較,二代鴨似乎是明顯的升級版,但如果一代鴨已經做了許多針對與二代鴨相同觀點升級的改裝,就沒有必要對二代鴨多有興趣,最吸引的反倒是因為自排變速箱而想一代換成二代求取自排的便利性,這點是成立的。但若是喜歡手排操駕,已經自我升級的車主們就不用太看二代鴨。如果還沒買暴力鴨的車友們,我的建議是直上二代絕對值得,不用去買一代鴨再來改裝,更適合原廠不改就日常使用。

0414IMGL0495.jpg

0414IMGL0487.jpg

0414IMGL0478.jpg

0414IMGL0473.jpg

0414IMGL0469.jpg

0414IMGL0403.jpg

0414IMGL0392.jpg

0414IMGL0389.jpg

有機個原廠升級的車頭車尾設計需要嘉獎一下:前保桿下方分為三件式,考慮競技時的耗損,局部損換更換局部就好,這是好事。車尾將上方的第三煞車燈與下方後下擾流處的後倒車燈,都整合到全新設計車尾中間的尾燈組中,因為上方許多車主改裝了大型尾翼就會遮到第三煞車燈位置,後下擾流的改裝也會影響後方倒車燈的位置,算是真的聽取與觀察市場的做法,值得鼓勵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