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有愉悅璞真的駕馭體驗,2024 Suzuki 第四代 SWIFT 1.2 HYBRID

說實在的,實在是很佩服 SUZUKI 一直堅持「小車專家」稱號的努力。畢竟在 CASE 世代下,不斷加嚴的碰撞與環保法規,讓小型車的開發與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加上小型休旅車風潮不斷蔓延,使得許多車廠都相繼放棄開發新世代小車。

唯獨 Suzuki 還是堅持自我,持續開發適合普羅大眾的 B-Segment 小車,全新第四代 Swift 在維持過往品牌傳統:輕巧、樸實、配備齊全的特色之下,更強化愉悅的駕駛體驗,試圖在嚴峻的 B-Segment 市場當中生存下來。

延續前三代的設計特點
進一步強化未來感

FXT44691.jpg

作為 Suzuki 的看板車型,Swift 每一代設計都盡量保持前幾款車型所確立的三個設計元素:個人形象、彷彿輕快奔跑的運動感、個性化造型,而第四代車型更首度採用更為立體的風格打造,展現出未來感和獨特的運動形象。

IMG_5011.jpg

車頭不僅具備蚌殼式引擎蓋線條, LED 大燈組同樣延續了前幾代的風格,內部 LED L 型日行燈與新設計八角形水箱罩當中的 L 型內網相互呼應;雖然沒有日規造型的霧燈組讓整個視覺效果呈現出呆萌的樣貌,但實際上為了更優異的空氣力學效果並進一步降低油耗,保險桿刻意採用內凹的線條處理。

IMG_5013.JPG

而整個車身下半部以梯形作為基底,將輪胎刻意向四周突出,表現出更為低趴的姿態。 車身上半部呈圓潤八角形的處理,刻意擴張的葉子板呈現出肌肉線條,同時作為 Swift 象徵的懸浮式車頂則表現出一種輕盈感;新式樣16吋雙色切削輪圈,重量、強度和空氣力學的平衡比過去減少15%的滾動阻力。

FXT45019.jpg

車尾同樣以前幾代延續下來的設計基底,上窄下寬的梯形呈現出穩定的視覺效果;尾翼左右二側更具備小尾翼以提升空力效率,最重要的尾燈採用燻黑 LED 設計,創造出立體的樣貌,後保險桿的部分則是以凹凸的線條降低空氣阻力、創造出帥氣俐落的風格。

即便歐規版 Swift 沒有如同日規版有著強烈的個性化樣貌,但每處細節都能見得到 Suzuki 為了歐洲市場所做的優化,確實相當有感。

IMG_5019.JPG

IMG_5022.JPG

IMG_5016.jpg

最後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經歷七年研發的全新三層塗料的糖果藍車色,其中透明顏色塗在銀色底漆上,然後是透明塗層,創造出像糖果一樣鮮豔而深沉的顏色;不過我們試駕車則是另外一種清爽的黃色,這個則是耗時三年開發。

FXT45055.jpg

人與車的一體感
全新開放式座艙

IMG_5001.JPG

走進車內,全新 Swift 最大的不同就是那強烈表達車與乘客之間的一體感水平座艙,整個中控儀表板和車門飾板相連,黑色中央部分採用懸浮式設計,給人輕盈和先進技術的感覺。 而為了方便操作,中央主機部分和開關刻意向駕駛側傾斜 8 度來方便操作。

gifmake_1720572551.gif

在數位儀錶大行其道的當下,Suzuki 還是很堅持採用傳統儀表來達到最直覺的訊息傳遞,不過在轉速、時速錶與中央液晶顯示幕以統一的設計相連,創造出類全數位儀表的視覺感。

gifmake_1720572602.gif

當然開過 Suzuki 的車主們應該都知道,對於內裝質感部分原則上都是以「簡單實用」為主,不過第四代 Swift 還是在細節上進行強化,全新的高質塑料壓花不僅在門板和儀表以黑色與淺灰色搭配,並具有3D紋理設計,上面塗裝採用磨砂鍍層來呈現出更為細膩的樣貌,無論在視覺或是觸感都更勝上一代車型。

IMG_4946.JPG

IMG_4948.JPG

IMG_4977.JPG

IMG_4981.JPG

另外在車載主機的部分這次全面進化至 9吋,更可以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 Android Auto功能,而且在主機螢幕上也可以繁體中文來顯示現在車輛的行駛狀態、油耗、及警告訊息等內容;而下方的恆溫空調系統控制面板配有撥片開關,方便直覺操作,全新升級的雙USB充電孔Type-A 2,Type-C 3.0與12伏的點菸器插孔,隨插即用且位置方便。

IMG_4958.JPG

IMG_4957.JPG

IMG_4949.JPG

IMG_5028.JPG

IMG_5041.JPG

最後全車也具備另外在全車也擁有七個獨立的飲料架,手套箱的空間也比前代有更大的置物空間。而同級車罕見的加熱座椅也是一大亮點。

IMG_5038.JPG

先進的安全技術包括最新的 Suzuki Safety Support,其中 DSBS II 雙感知器煞車輔助系統結合了毫米波雷達和單眼攝影機,增加了視角和偵測區域,更將自行車和摩托車納入探測範圍,還可在十字路口進行探測。

IMG_1659.JPG

全速域主動式巡航控制有助於減輕長途旅行和交通壓力,不過因為歐規車型沒有電子手煞車,所以自動煞到停止的時候必須要靠自己再踩煞車;而當ACC被啟動時,車道維持輔助系統(LKA)幫助駕駛保持車輛在車道中心的位置,如果感知到鄰近車輛也能提供轉向輔助以幫助保持安全距離;當行駛時,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DP)會檢測左右車道的劃線並預測車輛的行駛路徑,必要時會自動抓回方向盤來維持在車道上。

最後交通標誌識別(TSR)能與主動式車距巡航系統(ACC)相連,駕駛可以自由調整到當下最高車速。

車身尺碼小幅上升
開闊空間感

IMG_4985.JPG

車身尺碼部分,第四代 Swift 車長3860mm、車寬1735mm、車高1520mm,相較於前代車長多了15mm,而軸距2450mm維持了swift一慣的輕巧。

IMG_4991.JPG

而過去 Swift 為人津津樂道的地方就是刻意前推的擋風玻璃,讓你感覺自己坐在車裡很遠,同時讓車內空間看起來更為開闊,這點在新一代車型依舊保留下來;全新設計的座椅使用了全新幾何圖案鋪成,呈現出更具雕塑感的外觀,同時為了更好的支撐與穩定,頭枕的高度和厚度都增加了10mm,確實比起上一代有了更好的乘坐舒適性。

IMG_4937.JPG

後座空間也有充足的頭部和腿部空間,即便它相對狹窄,但足以容納四個成人都不成問題。而行李箱容量為 265 公升,後座折疊後可達 980 公升,同時下面有額外的置物空間。

IMG_4943.JPG

迎戰 EU7 法規
全新三缸輕油電系統

IMG_5008.JPG

如果要說這次 Swift 改變最多的地方,那應該就是動力系統總成了。原先1.2 DualJet 四缸引擎被新開發的1.2 直列3缸「Z12E」引擎給取代,這都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 EU7 法規所「預先設想」的地方。

引擎本體與先前的 K12C 引擎相比,它透過改善燃燒並減少各種損失來提高燃油效率,具體來說在內部更優化缸內氣流與VTT可變汽門中間鎖止機構,同時換上電動水幫浦來減少引擎負擔,全新的 GPF汽油微粒過濾器能進一步減少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排放,內部更擁有汽缸與活塞的機油冷卻噴嘴。

因應這次三缸引擎的先天性抖動,在引擎周邊的引擎腳也新增了三塊的質量阻尼器,用來吸收多餘的震動,增加舒適性。

IMG_4953.JPG

另外鋰離子電池組、 ISG 整合式啟動馬達發電機以及48V-12V電流轉換器共構而成的 SHVS 系統大體維持不變,因此在動力數值上,這具引擎可以發揮最大馬力為 82PS/5700rpm,最大扭力110Nm/4500rpm。而變速箱則維持 CVT 不變,只是供應商換成了AISIN愛信,配合換檔撥片可提供模擬7速,在整體裝置上也比現行SWIFT的構造更單純,同時D檔怠速時會自動的脫離接合以漸少磨損並優化怠速時的平順感。

IMG_1678.JPG

雖然帳面數字與上一代差不多,但新一代 Swift 謹守車重 945kg 的輕盈車身之下,起中擁有絕對輕快的輸出表現,雖然中高速域部分沒有足夠飽滿的動力釋出,但全油門下去 ISG 發電機加入輸出後還是有相對應的速度體感,而煞車的時候動能也會回充給電池組,整套系統作動不仔細察覺你是感受不出來的。

FXT44804.jpg

而HEARTECT高強度輕量化底盤在這次也進行幅度不小的修改,在前麥花臣結構上針對防傾桿接頭直徑與固定支臂進行 22% 加粗以增加彈簧常數、同時安裝點添加了鐵氟龍片來提升防傾桿反應;後懸吊的部分則是增加了懸吊行程。

FXT44912.jpg

由於 Swift 長久以來就被視為傳遞歐洲小車操控真諦的日系標竿,因此這次改款後我們刻意前往山路來體現他的進化幅度,必須說低重心、短軸距的設定讓 Swift 操駕靈活不說,稍微重手的轉向反應提供更多路感,過彎極限甚至有點法系小車的味道,要熱血一下不成問題;而優化過的避震阻尼在吸收碎震的能力進步許多,不會像過去那麼明顯、而是帶點柔和的反饋。

FXT44757.jpg

當然說到這邊一定會有想問:為什麼歐規 Swift 沒有電子手煞車?沒有四輪碟煞反而配置後鼓煞?這其實跟前面提到的 EU7 法規有關,由於在即將上路的 EU7 當中有針對各類車輛的剎車微粒排放及輪胎微粒釋放訂定汙染表準及具體上限,採用鼓煞確實可以有效降低煞車粉塵,所以說 Suzuki 走在法規前面也是事實,畢竟一台小車要賣個三五年,在利潤不高的狀況下還要應付突發的法規改良其實相當傷。

而在實際煞車效果上,由於煞車接觸面積的增加與採用現行款SWIFT SPORT同款煞車倍力器,所以煞車力道並沒有差異太多。

FXT44970.jpg

FXT44796.jpg

FXT44982.jpg

全球戰略車持續升級
愉悅純真的駕馭體驗

FXT45038.jpg

儘管小型車市場極度萎縮之下,有不少車廠乾脆直接退出,但 Suzuki 還是堅持持續耕耘、並且追求最愉悅純真的駕馭體驗,這就是第四代 Swift:它小巧樸實、裝備精良,而且操控方面的表現比以往更上一層樓。雖然這次動力與底盤為了應對即將上路的 EU7 規範有了不少修改,尤其是換了三缸引擎之後無可避免地要面臨到抖動的問題,但相對的油耗表現 24.5 km/l 也非常出色。

FXT44701.jpg

寫在最後,我最欣賞的就是 Swift 在面對如此嚴苛的大環境之下,車重居然還能維持在 1 噸以下,這不禁讓我想到過去 Lotus 創辦人Colin Chapman 所說的「增加動力使你在直道上更快,減輕重量使你在任何地方都更快!」或許 Swift Sport 車型暫時離我們遠去是個遺憾,但基本版 Swift 還是一款能夠讓你「愉悅通勤、痛快跑山」的小車,前提是你要先換上更好的輪胎!

FXT45074.jpg

FXT45081.jpg

部分照片:Leo Lu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sTellStories.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