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導 - CarStuff 人車事

In
試車報導
從最早 1997 年的初代開始,Sienna 在市場上已經闖蕩了將近 25 年的光陰。雖然銷售量總是無法與老美愛用的 Chrysler 抗衡,卻是少數走出海外市場能夠斬獲的 MPV。現行款撐了 11 年之後,第四代車型總算姍姍來遲,於去年 6 月線上發表,以全面革命的外觀與內在來擺脫過去的框架,向外界宣示:這已經不是過去大眾所熟知的 MPV! 台灣市場對於 Sienna 也不陌生,從初代開始水貨商就開始大舉導入,由於種類齊全、加上 Toyota 品牌魔力,瞬間成為家用、商務客的最愛,火熱到讓和泰汽車不得不於 2017 年自己跳下來「正規進口」。為了取得市場先機,在去年11月的時候便開始接單,但由於船期的緣故,實車則在 3/24 才正式上市,而我們這次也先行試駕到頂規的「鉑金版」。

In
試車報導
在歷經二代的演變後,Q5 挾著 Smart Factory嶄新生產技術所帶來的近乎零公差質感,結合 quattro Ultra智慧型四驅系統無所不在的強悍性能,在中型豪華 SUV 市場上成功與其他二位德國同鄉「三強鼎立」。但畢竟是 2017 問世的產品,過了 3 年多原廠也趁著歐盟排污法規的「升級」一併推出小改款的車型,外觀與內裝進行幅度不小的調整,但最大的不同就是動力系統全面升級12V MHEV 系統,同時僅留下單一 2.0 TFSI quattro 規格。

In
試車報導
Ghibli Hybrid絕對是Maserati有史以來最「安靜」的車款,不只是還不錯的隔音效果,連引擎聲浪都比Maserati其他內燃動力車款溫馴許多!然而,縱使採用了最新研發的油電混合動力技術,但Ghibli MHEV 358萬的起始價格,卻是Maserati全車系中最入門的價格,卻擁有比V6內燃動力車型僅少20匹的最大馬力,代表Maserati想以Ghibli MHEV大舉攻佔2.0升四缸動力高性能中大型Sedan市場。

In
試車報導
在日系運動後驅房車節節敗退的今天,市場上除了 Lexus IS 以外,就僅剩下 Infiniti Q50 了。Q50 自 2013 問世以來已經陪伴了我們 8 年,雖然後繼車型的推出一直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但受惠於來自 Daimler 集團的 2.0 Turbo 引擎,這幾年下來也成為市場上「俗又大碗」日系 FR 後驅運動房車的代表,市場表現也相對穩定。 2019 年底的時候 ,Nissan 為表示品牌改革決心,於日本推出了大幅度改款的 Skyline ,其最先進的 ProPilot 2.0 技術、砍掉「血統不純」的Daimler 引擎與外觀「廠徽回歸」等措施,讓 V37 系列再度於日本「重生」,也讓海外市場的消費者引頸期盼 Q50 能夠「比照辦理」。可惜因為「品牌」形象的問題,Q50 最終僅有嗆辣的 3.0 VR30DDTT V6 引擎與日規「同步」改款,在這個環保意識抬頭的大環境下,成為市場難得一見的日系大排氣量渦輪引擎房車!

In
試車報導
福特六和最近動作頻頻,除了在國產車陣線以 Focus、Kuga 等 C2 平台車型穩住市佔率以外,在進口車型也不斷向外拓展,專注於貨卡、旅行車與商旅車等相對小眾但競爭者少的市場,成果也相當不錯。 因此在 2019 年底的台北車展上,福特六和首次導入了 Transit 家族下的 LAV 成員: Tourneo Connect,試圖在尚未開發的 LAV 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不過 2020 武漢肺炎爆發之後卻讓導入時程不斷延後,直到這個月才正式在台發表。 雖說福特六和將 Tourneo Connect 旅玩家定位在 MPV 車型,但我更樂意以 LAV (Leisure Activity Vehicle)來定義它,畢竟市場上除了老將 Volkswagen Caddy 車系與 Citroen Berlingo/Peugeot Rifter 以外,還真的沒有更相近對手了!

In
試車報導
雖然說台灣消費者早已「心向 SUV」,但面對三代同堂的家庭來說,七人座 MPV 還是有其必要性,畢竟方正寬大的車體與較低的車身高度,這些都是 SUV 比不上的設計。不過台灣市場 MPV 市場從過去的百家爭鳴已經變得 M 型化,產品選擇從百萬內的 Luxgen M7 到 500 萬的 Lexus LM 看似相當廣,但 150 萬至 200 萬以內的 MPV 車型卻沒幾台可以選。 曾經這個價格帶有歐系 Volkswagen Sharan、日系老江湖 Toyota Previa 等「三強鼎立」,但 Sharan 因為原廠政策轉向 SUV 而停止導入、Previa 則是原廠直接停產不設後繼車,讓本文主角 Odyssey 這位「後進者」得以獨佔市場。這次二度改款原廠以「使家庭幸福的唯一無二 MPV」為使命,為上市將近7年的它全面升級,誓言打造出最完美的「生活創造車」。

In
試車報導
520i M Sport首發版的配備贈送內容與530i M Sport首發版不大相同,關乎駕馭感受的最大不同是前者沒有配置電子懸吊。而小改後配給5 Series的固定式阻尼M Sport避震器則是比小改前的520i M Sport大幅「硬派」很多,如今的殺彎能力可說是更為精進,過彎時少了更多車尾「拖曳」感,車尾反應比標準懸吊的5 Series更加靈活,幾乎可說是接近3 Series的靈活度了!

In
試車報導
30年前,Lexus 以第一代 LS400 震撼了全世界、博得了滿堂彩。但幾代演進下來卻成為與眾對手差異不遠的「豪華旗艦」。為突破窠臼,第五代 LS 以運動化、年輕化作為著眼點,最終蛻變成一款以傳統日本工匠美學結合先進技術,同時更專注於駕駛樂趣的「豪華自駕型旗艦」,在一眾德系旗艦環繞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但對於大部分還是請司機駕車的 LS 用戶來說,評價自然不會高到哪裡去,反而讓許多消費者轉向回歸至德系對手。因此這次改款可說是回歸原點思考,將過去備受肯定的「靜肅性」和「乘坐舒適性」找回來,同時導入高度進化的ADAS,就是要讓第五代 LS 找回初衷。

In
試車報導
說起 2008,其實他算歐系車廠當中較早投入小型 SUV 市場的先驅,自 2013 上市多年來也是寶嘉聯合在台的銷售主力。而第二世代車型於 2019 正式亮相後,適逢PSA與FCA合併的大背景下,對 Peugeot 而言不僅是一場硬仗,也是品牌復興計劃中的重要車型,所以如此重要的車款寶嘉聯合也在同年底的台北車展上空運了一台實車先行與大眾見面,只是何時上市並沒有說死。 歷時一年後,縱使有武漢肺炎的不利因子,但 2008 第二世代總算與台灣消費者見面,也讓人好奇這款匹配最新 CMP 平台、以全新獅身造型顛覆過往形象的全新小型 SUV,到底能否持續為 Peugeot 立下汗馬功勞呢?